做好的航標燈,不管白天黑夜都閃著, 是不是挺恼人的, 一般航標需求也是夜晚才需要不是嗎?
和CHATGPT討論時, 它把電路重新設計了一番, 搞的七暈八素的, 沒一次能成…以下是其中它建議的 (以下不能用, 不信也可以試試)
修正后的完整电路
(假设 VT1 是 NPN(2N2222),VT2 是 PNP(2N3906),VT3 是 PNP(2N3906))
元件 | 连线方式 |
---|---|
VT1(NPN,2N2222) | C(集电极) → VT2 B(基极)(经过 100Ω 电阻) |
B(基极) → R2(10KΩ ~ 47KΩ) → VT3 C(集电极) | |
B(基极) → C1(1µF ~ 4.7µF) → VT2 C(集电极) | |
E(发射极) → GND(接地) | |
VT2(PNP,2N3906) | C(集电极) → LED 正极(经过 265Ω 限流电阻) |
B(基极) → VT1 C(经过 100Ω 电阻) | |
E(发射极) → VCC(4V) | |
LDR(光敏电阻) | 一端 → VCC(4V) |
另一端 → 30KΩ下拉电阻 → GND | |
LDR 和 30KΩ 分压点 → VT3 B(基极) | |
VT3(PNP,2N3906) | C(集电极) → VT1 B(基极) |
B(基极) → LDR + 30KΩ分压点 | |
E(发射极) → VCC(4V) | |
C1(1µF ~ 4.7µF,耐压 10V 以上) | 一端 → VT1 B(基极) |
另一端 → VT2 C(集电极) | |
R2(10KΩ ~ 47KΩ) | 一端 → VT1 B(基极) |
另一端 → VT3 C(集电极) | |
LED | 正极 → VT2 C(集电极) |
负极 → GND(经过 265Ω 限流电阻) |
後來我都想放棄, 直到我想到一點…為何要去動本來就好的振盪電路,只要額外加上一個光控電子開關, 控制振盪電路的供電電流即可啊…
最後得出的結論, 我特別畫了一張圖, 並且用面包板確實實作了出來…節省時間起見, 原電路我就用貼圖的, 只畫我增加的光控開關電路的部份, 其實原理也簡單, 就是原來由470K 电阻那里的电, 不直接接到VCC了, 而是接到光控開關三极管2N3906 PNP的E极, 當光敏電阻和下拉電阻形成的分壓电路得以驅動PNP B极時, CE導通時, 原電路才能得到供電開始原振盪电路..
我應該使用的是5516 或5539 規格的LDR光敏电阻, 下拉电阻一開始用30K 後來用10K 最後我改用电位器來調整光亮的敏感度, 我認為用20K的电位器即可, 我是圖個方便當我焊好給面包板用的1M 电位器來調整..目前是全暗才驅動為主, 如果要搞成相反的光控開關, 即光亮環境才啟動, 全暗環境關閉電源不閃燈, 就變換LDR及電位器的位置即可, 即將電阻/電位器接到VCC, LDR改成下拉接地即可..
以下是實測的影片:
一個是沒用電位器時, 我的室內燈光還是不夠關閉電路, 要用手电筒強光照射光敏电阻LDR, 才能關閉, 另一個用電位器調好就適應了我的室內灯光..
所有零件:
VT1: NPN, 2N2222
VT2: PNP: 2N3906
VT3: PNP: 2N3906
C1: 耐压400V 22UF
R: 470K
LDR下拉R: 電位器或10-30K电阻
VCC供電: 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