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調校–DISK IO的重要性

大概在2003年時,那時正在準備公司企業總部的總体IT基礎建設規劃,也同時包括海外捷克,墨西哥以及大陸蘇州等地的工廠及園區規劃!!

那時公司業務不斷擴大,DB資料量狂增,要求的反應速度及可用度都不斷提升,稍微差池,都不止是立正站好夾LP可以解決的!!而那時公司自己有出DISK ARRAY,老人家都覺得就是拆,然後一直加…
完全不考慮未來如何維護?還有那ARRAY再大,也沒有用,最多八顆,那STRIPE的IO還是不夠的..

在那時,我就訂下了要導入FIBRE-SAN的規劃,這應是我對前東家的最大貢獻之一…; 靠,這樣好像在寫回憶錄了!!

一個IT服務的快慢,不外乎三個因素,CPU/ MEMORY/ DISK三者的IO, 很多時候未必一定要換硬碟服務器,有時把DISK IO做到外面去,比如SAN或NAS等,改善的幅度就可以很大的..

我現在就以前一篇文章提到的FREENAS為例,在我同一台VM上安裝WIN 2008, ASUS P5P800-VM那台,使用的是IDE HDD, 而另一台也九年前的電腦,我是用SSD, 雖然都是GIGABIT NIC, 都是INTEL,但在華碩那台是ISA界面,技嘉那台主機則是PCI-E, 就這匯流排也有差異,連接到的都是同一台SWITCH HUB (1G)

ASUS那台大概花了快一個小時,就看EXPANDING,效率就很差了,那應是慢在IDE HDD上,而另一台不到20分就全部搞定!!

這是華碩那台

[fbvideo link=”https://www.facebook.com/lucloud168/videos/1128441873890604/” width=”600″ height=”480″ onlyvideo=”1″]

這是技嘉那台

[fbvideo link=”https://www.facebook.com/lucloud168/videos/1128457303889061/” width=”600″ height=”480″ onlyvideo=”1″]

所以,以後遇上服務慢,要確切的抓是那一個IO上的問題,再好好處理!!

By Kevin

發佈留言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AI Chatbot Avatar
AI Avatar
Hi! How can I help you? 此為外掛資源,本站不負任何責任,使用後即表示同意!

By using this chatbot, you agree to the recording and processing of your data by our website and the external services it might use (LLMs, vector databases, etc.).